巔峰、低谷人生智慧與挑戰
在社交媒體裏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是人生最難過的關口?

在社交媒體裏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是人生最難過的關口?
有的說是“情關”;有的說是"貧窮”;有的說是“名利”。獲得最多反應回答的是:人生最難的關口,不在低谷,而在巔峰。
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回答。古往今來,多少厲害的人物都熬過了人生最難熬的時光,戰勝了不少挫折、逆境,甚至能從絕境中爬出來,然而郤在功成名就的人生巔峰處摔得頭破血流。
高處自知
有人說過:“人在低谷時,看清别人;人在巔峰時,迷失自己。”
人在低谷時候,能體會世態炎凉,人情冷暖,能看清楚誰好誰壞;而人在巔峰則往往志得意滿,得意忘形,忘了自己是誰。
曾有不少名人在人生低谷時,受了不少胯下之辱,在未發跡前吃盡苦頭。但靠着時機獲得名成利就後郤恃才傲物,居功自傲。名利過後,從高處滑下,卻才知人生百態。而人有兩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低處時自信,高處時自知" 。
一個人,站在巔峰,一覽眾山小,覺得自己了不起,身處危險而不自知,又看不上他人,更聽不進别人的建議。
身在高處,保持清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那些有足夠智慧,德行厚重的人才能保持謙卑、 謹言慎行,心静如水,要站就站得穩,要下就走得順。
有些人寂寂無名,普普通通時吃苦耐勞,謹言慎行,與人為善,顯得魅力十足,一旦有些成就,便完全又是另張一嘴面,像又換了一個人。
有人爬上高位,德不配位,结果是身敗名裂,甚至招來災禍;有人一夜暴富,忘了所以, 駕馭不了財富,陷入罪惡的深淵。
人生起起落落本是常態,有些人能承受着低處的落寞,郤享受不了高處的歡喜。那是沒有足夠的德行和修養。
高處守心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一直在高處,而是能在高處守住自己的心。真正明智的人,越向高處走,就越會“如履薄冰”,提高警惕。一個人在自得意滿之時 ,如果不懂收歛峰芒,盛氣凌人,那麼也就標志着他的路開始走下坡了。相反,高處俯身,謙卑待人,謹慎從事,就可以行穩致遠。
人生最難的是修得一顆平常心,高處不飄,低處不倒。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韌。”
辛辛苦苦,努力多年攀登至頂峰,當應不驕不躁,克制欲望,保持良好心態,這是自律的最高境界。若不懂自律,不加克制,一輩子的辛苦努力在刹那間就便化為烏有。
有句話是:“ 行謹則能見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一個人,越向高處走,就越要謹慎,堅定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修養,增厚自己的德行。
高處當重格局
人在高處,當重格局。做事有風度,做人有格局。一個人的心胸和眼界,决定了他所能達到的高度,也决定了他能否在這個高度上站穩。有大格局的人,心中有一片海,腳下有千條路。格局小的人,眼裏只有自己,心裏只有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
人這一生,决定其命運軌跡的,並非全然取决於智商和才華的高度,更在於格局的大小。
身在高處,驕横跋扈,蔑視他人,欺負弱小,毫無格局,那爬多高就摔多慘。所以,俗語有雲 "將軍有劍,不斬蒼蠅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 。格局,决定了人生的上限。一個人的格局越大,層次越高,路就會越走越寛,人生成就越來越大。
余秋雨說:“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碎装飾上沉陷。”格局承載着一個人的眼界和追求,决定着他能達到的境界。努力和運氣讓人達到一定的高度,但若德行不厚,格局不大,他在這個高度上站不穩,立不住。
水有三德,既滋潤萬物,與世無爭,海纳百川。人有三品:既品德、品質和品性。格局大的人必有“三品”,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處世的大智慧。
看一個人的結局,就看他的格局。身在高處,當重格局,它决定你站上高處後的結局,决定着你人生的最终走向。
所有文章均來自於網絡或不同的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即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我們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