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每天睜開眼,準備計劃今天要做些什麼,但到晚上躺在床上,才發覺好像什麼也没有做。

每天睜開眼,準備計劃今天要做些什麼,但到晚上躺在床上,才發覺好像什麼也没有做。
記得小時候作文,總愛寫“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從哪里找來這些詞語,似懂非懂地照抄。箭也好,梭也好,在小小心靈裏,今天就是昨天,今晚就是昨晚,只是同一個白天,同一個夜晚,走馬燈似的,來了又去了,去了會再來的,直到兩鬢斑白,驀然驚覺光陰,真的似箭如梭,去了永不再来。
于是,我問自己:在過去幾十年,我究竟做了些什麼?這一生肯定要交白卷了?11月中,在一個偶然嘅機會遇到一位比我年長的老朋友,便往他的工作室,趁機傾訴內心的困擾。
他說:“你應該抓緊現在和未来的日子。”
我说:“對的,我在盡力,但是,我已浪費了幾十年。”
他搖搖頭:“達爾文說他貪睡,把時間浪費了,卻寫了《物競天擇論》;奧本海默說他鋤地拔草,把時間浪費了,後來成為’原子彈之父‘;海鳴威說他打獵、釣魚,把時間浪費了,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
我說道:“這些人都是天才!我只是個平凡人,愚蠢的平凡人!”
他說“你有權評定你自己是愚蠢的平凡人,我的意思是提醒你,只要有確定的目標,在任何時間,做任何事,都不會妨礙思考和研究,甚至有助于思考和研究,他們自以為浪費了時間,實際上並没有浪費。”
我說:“但是,我年纪大了。”
他說:“我6 5歲那年,擬定完成一個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計劃,當時,我向一位30多歲的年輕朋友談到這計劃,他笑了笑,我知道他爲什麼笑,在他看来,6 5的人,該退休了,還能做些什麼,10年過去,我的工作如期完成,仍然在工作室忙着。”他聳聳肩,笑了。
“你那位年輕朋友呢?”我問。
“不再年輕了,已經中年啦!”
“對他來說,這10年來,應該是黄金年齡,相信有很不錯的紀錄。”
“沒有,他也承認過去的1 0年是空白,真正的空白。”
“為什麼?”依舊跌跌撞撞、庸庸碌碌的生活,10年,一眨眼就過去了。”
這一番話,如當頭棒喝,我醒了!
他拖着我走到工作室外坐下,說:“來:讓我们談談目標問題,邊吃邊談,並不浪費時間。”
所有文章均來自於網絡或不同的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即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我們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