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欺凌者的自白
「欺凌」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但無論在家庭、團體及學校或更多不同的地方,那怕不願看、不願聽,但還是會在你身邊發生着。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欺凌或被欺凌的人都巳成習慣?

「欺凌」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但無論在家庭、團體及學校或更多不同的地方,那怕不願看、不願聽,但還是會在你身邊發生着。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欺凌或被欺凌的人都巳成習慣?還是看見的人裝作看不見?聽見的人亦裝作聽不見?繼續無視這些卑劣的悪行?讓這歪風繼續傳播?我們可以制止嗎?願意發聲嗎?須知道今日的他可能是明日的你或你的子女。我相信這是大家不樂見的。所以我訪問了一位曾被欺凌者他親自剖白自己的心路歷程。希望大家正視。
我是一名曾經被欺凌者,我叫亞藍(化名)回想起那段黑暗的歲月,心中仍會感覺到無比的憤怒。那時候的我,好像已經被所有人遺棄,無人關心。
從小到大,我性格比較文靜、內向的,不愛說話,也不懂得表達自己。學校這個地方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監獄,而我就是那個被關在獄中的囚犯。每天進入校門,我的內心都會湧起一陣惶恐和不安。因為我知道,一踏進那個範圍,就會有一群人圍繞我,用他們的說話、眼神、動作來攻擊我,讓我無處可逃。
他們對我的欺凌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打擊,更多是心理上的折磨。他們會在課堂休息時把我圍在角落裏,對我嘲笑、辱罵,說一些卑劣不堪的說話,我就好像成為他們無聊時的娛樂。他們會把我的書本掉在地上,踩幾腳,然後逼著我去執起來。他們有時過份到會從廁所裡的垃圾放在我的書枱內,讓我當著全班人的面前執出來,既污糟又想嘔。這些行為,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我曾經試過反擊,也試過告訴老師和父母,但換來的卻只是更多的嘲笑和冷眼。老師們並沒有了解我被欺凌的情況,總是輕輕地說:"你們不要這樣對他,他只是比較文靜",便算是解決了。"父母則以責備的口吻說: " 你為什麼不嘗試主動一點?為什麼不嘗試跟他們做朋友?" 這些說話,令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也曾懷疑我被欺凌的原因是自己的問題嗎?這種無助和孤獨感,使我產生自殺的念頭,可是我沒有勇氣。
那段時間,我曾經多麼渴望能夠離開這學校。我試過轉校,試過換一個環新境,希望過新的校園生活,但無論在哪裡,我都好像無法逃脫那群人的魔掌。他們像是一個無形的網絡,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會被他們找到。
那時候的我,開始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情緒。我學會了用笑臉去應對那些欺凌者,用裝作無所謂的態度去應付他們的嘲笑和辱罵。久而久之,我在學校裏成為了一個“透明人”,幾乎沒有任何人會注意到我的存在。我躲在書本後面;我躲在音樂裏面,療癒自己的的創傷。

但是,這種隱藏並不是長遠的辦法。時間越長,越感受到更深的孤獨和壓抑。我開始變得容易發怒、脾氣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我的成績也開始每況越下,和家人、朋友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疏遠。
就在我快要被這種生活壓至透不過氣的時候,一個轉機出現了。那是一個老師發現了我受欺凌的事實後,決心要幫助我改變現狀。她找來了學校的心理治療師,讓我去進行心理治療。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我開始學會了如何正視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他人溝通、如何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
除了心理治療外,那個老師還組織了一個小團隊來幫助我應對欺凌者。他們幫助我建立起自信、教懂我如何拒絕欺凌者的要求、如何向校方報告欺凌行為等。在這個小團隊的幫助下,我開始慢慢地走出陰影、重拾自信。
如今回想起那段經歷,雖然依然會感到心酸和痛苦但我也學會了珍惜現在、感謝過去的那段經歷讓我成長讓我更加堅強和勇敢地面向未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能使更多被欺凌者勇敢站出來發聲,不讓他們再受到傷害也希望學校、家長和社會能更加多關注和重視校園欺凌問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總結
在社會上欺凌的事件經常發生,無論是任何形式的欺凌手段都不可以接受,希望大家都不再忍受這些欺凌者,無論是看見或聽見,都採取零容忍態度,多留意身邊的人,當感覺到有欺凌的事情在醞釀,不要怕麻煩,馬上發聲,伸出援手,多留意,多愛護,多關懷,期望不再發生學生輕生的事件。
所有文章均來自於網絡或不同的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即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我們會立即處理。